ENGLISH


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实践论坛在北京…

时间: 2024-04-01 05:41:09 |   作者: 奥运案例

  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实践论坛于2023年10月28日-2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区域协同发展与空间治理”,重点讨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城市与区域发展治理、城乡发展治理等议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学会常务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菁总规划师,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院长,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长林,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亚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刘云刚教授,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的委员代表与近200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规划编制单位、规划建设部门的代表现场参加了会议,同时线多人参会。

  张京祥教授阐释了本届年会主题并主持开幕式。首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提升区域治理能力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阶段破除难题的重要抓手,希望学会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搭好平台,为推动行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城乡规划学科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随后,张菁总规划师发表致辞,她介绍了中规院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研究,充分肯定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年会暨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实践论坛的重要性,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10月28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由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小龙教授主持。

  杨保军指出今年京津冀地区的特大暴雨事件的三个主要特征:维持的时间长、累积雨量大、降雨强度极端。他分析问题的最终的原因包括流域防洪系统不健全、标准不协调,蓄滞洪区管理不善、城市工程脆弱、应急处置不足以及有关部门职责不明确等。对此,他研判了未来京津冀地区极端天气的趋势,并提出区域、市域、城区多层次的总体方针和规划建议。强调协同合作,打通规划、建设和治理各层面,全方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区域层次统筹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市域层强化防洪排涝底线控制、城区层次提升水安全韧性和“与水共存”城市设计。最后强调要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如流域协同、部门统筹、防洪标准的优化和信息平台的建设等。

  石晓冬首先强调跨界治理的多圈层嵌套是有效治理超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城市病”,同时又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通北一体化过程中,围绕“一核两翼”,构建非首都功能疏解体系,率先拉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格局等目标,京津冀实现了从协同发展迈入到一体化高水平发展的更高阶段。他进一步介绍了潮白河生态绿带的战略区位、生态价值、空间使命并提出构建跨界协同规划编制新机制的组织模式凝聚潮白河生态绿带的战略共识。最后,石晓冬提出了关于通北一体化示范区更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通过加强组织保障、治理创新、全面协同努力实现潮白河生态绿带的跨界生态协同,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周长林强调交通协同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出行感知同城化的角度介绍了京津城际铁路的相关研究内容,提出要提升设施效率、拓展服务范围、优化通勤环境。他进一步说明,京津冀要通过枢纽服务同城化优化设施服务和打造世界级的交通枢纽,包括共建国家铁路货物运输枢纽、共用国际航运枢纽港口、共享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等。最后,周长林展望未来,强调通过交通同城化来优化空间布局和实现产业链高效衔接的重要性,鼓励深化区域协同,包括雄安新区和北京通州副中心的发展,以推动京津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

  刘云刚教授首先指出现阶段海洋国土治理发展的现实矛盾与困境,主要在于海洋国土的概念理解模糊,缺乏海洋本位的思考。他强调了海洋ECO服务功能的重新认知,第一步是要从ECO的角度看待海洋,而不单单是分区治理;还强调了海洋的竖向立体特征,指出我们应该从多维度来理解和规划海洋国土。此外,他还讨论了海洋国土认知的演变,指出海洋地理政治学议题随海洋认知领域扩大而不断演化,同时人文制度维度研究的紧迫性不断的提高。最后,刘云刚提到了海洋国土治理领域的不同研究视角,包括资源与生态、空间与权力、文化与文明等方面的思考,提出需要构建世界体系网络,用有界和无界的辩证思维去思考怎么样推进未来的海洋国土空间规划。

  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罗小龙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几方面分析了上海大都市区出现不均衡空间整合现象的原因,并总结出四个不均衡空间整合形成的机制,即历史联系的差异、政治态度的差异、经济联系的差异和社会联系的差异。最后从大都市区域协调中得到三点启示:(1)考虑大都市区跨界地区的行政区划协调,沿着轨道交通需要形成更加高强度的开发,突破传统体制,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及空间布局,形成更加合理、紧凑、一体化的连片发展的地带;(2)行政区划调整不是解决区域矛盾的唯一手段,比如在公共服务上,一方面,在跨地区的流动过程中,要加强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让更多的外来人口能够在其工作和居住地享受市民化的待遇。另一方面,要一直缩小不同城市之间提供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3)市场化是区域协调的主要手段,要充分的发挥市场的作用,从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角度考虑每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对于同一个产业链,中心城市可能更多地发挥研发设计的功能,相对外围的一些地区更多地承担制造的功能,市场机制有促进地区之间相互分工的作用。

  10月28日下午的三场专题论坛,分别由中规院原副院长李迅,专委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于涛,专委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毕凌岚主持。

  在专题论坛一,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教授于涛方,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姜石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雄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殷会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主任王利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助理伍速锋等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副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栋,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沈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董珂四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李国平总结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其新使命,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成效和问题,从首都都市圈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于涛方总结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多种数据和事实,从京津冀的协同绩效、集聚与重构下多元治理的协同深化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路径等角度提出了对京津冀地区过去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姜石良基于河北省的城市体检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两项实体重点工作,重点介绍了河北省在城乡治理过程中的制度政策、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创新举措。殷会良以雄安新区的工作实践为例,对雄安新区起步区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形成过程、设计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城市韧性安全需要从经济社会全方面进行考虑。王利伟认为未来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词将由“疏解”转向“疏通”,围绕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独特价值、突出难题和体制机制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思考,并针对创新京津冀交界地区一体化高水平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了七点建议。伍速锋指出京津冀交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短板,并从目标的多元化、尺度的区域化、方式的复合化和手段的智慧化四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交通品质的提升路径。

  李迅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困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怎么来实现更高的目标,怎么样做创新和改革。王伟认为京津冀发展需要文化和认知的转变,提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建议京津冀与环渤海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统筹,设计更高层面的权力机构,实现区域的升级。李栋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重要的条件,强调产业认识和中小城市定位的差异化。沈锐主张京津冀协同与空间治理相结合,考虑区域特点,突出首都定位,建立治理规则,发挥北京和天津经济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设世界级城镇群。董珂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历史,展望了未来多元丰富化、民生导向和生态文化价值实现,谈到了创新改革的问题,主张政府管的越少越好,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在城市与区域发展治理论坛,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佃利,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文超祥,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官卫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卢庆强,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康,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陈宏胜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汤放华,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储金龙,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姚尚建,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长三角分院总规划师马双全四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王佃利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出发,整理了山东半岛城市群从地理概念向政策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三大经济圈协同联动推动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强调基于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从制度、组织和执行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设计。文超祥从海岸带规划切入,剖析围填海泛滥的制度原因,引出对跨界治理的思考,强调区域之间合理的诉求和利益的平衡对于实际规划的成功至关重要,超越理想式规划,从效益角度进行平衡,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协同规划的有效实施。官卫华延续跨界治理需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话题,从发展背景、实施评估、协同思路和规划路径四个方面介绍了南京都市圈在区域空间治理上的创新,为跨省域自下而上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并指出南京都市圈上位协调机制的不足,需逐步加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强化省级以上政府对南京都市圈的支持。卢庆强从功能、行政、规模三个等级视角解析了“大城市”的内核涵义,指出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下,特别是在跨区域协同问题中,行政层级不对等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为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大城市”治理问题提供了行为主体、目标价值和空间产出等维度的思考。吴康利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县域人口流失的问题,并分析了人口流失对不一样县城的影响及各类县城的反响与应对策略,指出要坚持分类施策,强化产业支撑,坚持集约高效,推动改革创新,加强监测预警,从而高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最后,陈宏胜分享了对深圳都市圈更深入的研究,以深莞惠片区为例,探讨环轴心城市,特别是贴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演化以及驱动因素,呼吁新治理模式以跨界组团撬动跨界一体化。

  汤放华指出城市和地区发展具有规律性,特别强调了跨界现象的重要性。跨地区的研究使得空间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储金龙强调跨界治理研究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强调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行政边界对协同发展的影响。姚尚建认为跨界研究至关重要,城市治理已从城乡分治转向城乡合治,行政等级不代表城市化水平。马双全指出要关注跨区域协同,重视核心要素,寻找共识和动力,政府需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强调软性政策的研究。

  在分会场三,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苏州科技大学产业处处长、教授范凌云,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玉亭,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曹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唐燕,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副教授许熙巍,中规院城市更新分院副院长范嗣斌等分别做了精彩报告。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王培茗,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孔维林,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青年委员、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克强三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范凌云从存量基数、改造需求、权责主体三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现实困境,并结合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的案例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共同缔造”理念下老旧小区的更新思路、治理策略和协同机制。刘玉亭介绍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和协作主体演变的相关研究,提出政府——社会二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框架,并以广东省某贫困村为例,探讨驻村工作队与乡村精英协作互助下的“上-中-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为实现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提供相关建议。曹璐结合万涧村的乡村治理实践案例,提出要从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空间和设施建设、文化活化三个维度介入培育农民主体性,建立“陪伴式”、“动态式”乡村规划,并通过构建若干村落的“公共性事件”,让村落建设发展的过程成为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唐燕介绍了城市更新政策与行动的体系化建构过程,创新性提出我国现阶段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四个关键维度:主体、资金、空间、运维,并建立起4S理论框架,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全要素综合考量和制度建设重点进行思考。许熙巍总结了“滨城居”住区主要建设指标的时空演变特点,并以此为例评估分析了参与式规划在住区建设和治理中的现状问题、实际的需求和改善重点,提出“4+10”的社区提升创新导则,对如何构建更智慧、更宜居、自我成长的未来社区提供引导。范嗣斌凝练总结了新时期城市更新的内涵要义和政策趋势,结合多地的更新实践案例,对更新过程中的突出障碍进行解析,提出统筹规建治,面向实施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的城市更新模式,对探索长期可持续的更新行动进行了思考。

  王培茗指出与城市更新相比乡村治理中村民的自主性更强,在协调多利益主体时存在比较大难度,未来乡村治理的复杂度会更高,要因地制宜契合治理需求,建立灵活的乡村治理模式。孔维林指出城市更新是治理的手段,社区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很重要。城市历史基因的保存,有助于梳理治理脉络、支撑设计目标愿景,同时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信心,给城市更新提供新的规划方法。任克强指出“陪伴式”规划是乡村治理的核心方法,要加强规划师的有效介入,并强调了在城市更新中规划师的协调作用,以及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多维结合的积极效果。

  自古以来,区域协同发展一直是中国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谈到中国区域协同治理时,要注意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区别,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的区别,不同国家、不一样的区域之间在区域协同方面能交流互鉴,但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

  面对逆全球化,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和重组。如何通过区域协同促进其优化重组,是今天区域协同发展和规划的重要使命;面对国家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等需求,如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经济,走向都市圈、城市群经济,进而走向全国真正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使命。

  高效区域治理是实现高质量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我国在区域协同治理方面的手段和工具仍比较单一,市场化的机制工具在现实中运用较少、效果不太明显,缺乏多元谈判协商治理的思维,而这恰恰是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没有高效的区域治理就没有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会议 聚焦“整治与治理:国土空间秩序的重建”,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宁波市顺利召开

  聚焦“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治理创新”,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长安大学召开

  原标题:《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实践论坛在北京市顺利召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